香港七成基層兒童忽略鼻敏感徵狀忽視日常護理可永久喪失嗅覺、味覺
藥房總商會推行「全港保健護童計劃」
香港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現時活於貧窮線下的基層兒童高達30萬人。基層兒童的保健問題受到忽視。為提升香港市民對基層兒童的關注及對日常健康護理的正確知識,藥房總商會早前委托天水圍街坊協會進行「基層兒童健康生活狀況調查」。
「基層兒童健康生活狀況調查」調查結果
於香港八區,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大埔、深水埗及東涌進行「基層兒童健康生活狀況調查」,訪問共1,032人。天水圍街坊協會主席陳偉文先生指出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者之子女存在健康問題,其中逾七成每天都出現健康問題,眾多健康問題中,以出現耳鼻喉問題的人最多(71%)。
曾出現耳鼻喉問題的基層家庭中有超過三成認為導致耳鼻喉不適的主因是居住環境,其次分別為空氣污染(27%)及受季節轉變影響(23%)。雖然有耳鼻喉不適的兒童數目眾多,但超過七成基層家庭選擇不求醫,原因主要為經濟問題(74%)。近九成基層家庭不知道長期忽視耳鼻喉問題會引起併發症,近八成基層家庭從沒有使用鼻腔清潔或有關的產品來預防或舒緩症狀。621名受訪者主要由於「價錢」而選擇不使用鼻腔護理產品,其次是「根本不知道有這類產品」(598人)及「不習慣使用」(369人)等,由此可反映基層人士對鼻腔護理知識貧乏,而且經濟情況欠佳,未能負擔日常護理的所需支出,以致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鼻腔長期不潔積聚致敏原誘發鼻敏感

兒科專科醫生余則文指出鼻敏感可因先天及後天影響,就先天性而言,子女患上鼻敏感機率會隨著父母患鼻敏感的情況而上升。後天因素方面,接觸致敏原如塵埃、污濁空氣微粒、寵物毛髮、香煙、香水及天氣轉變等都可導致鼻敏感。此外缺乏運動及抵抗力變差亦是鼻敏感主要原因之一。
鼻敏感後遺症多禍害兒童學習發展
兒科專科醫生余則文指鼻敏感的徵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水倒流,甚至耳塞、耳痛眼癢和流眼水等,嚴重可惡化至鼻竇炎,鼻黏膜腫脹,並阻塞鼻竇出口,引致細菌容易積聚及感染,延誤治療難完全復元,嚴重致永久嗅覺及味覺失靈。
除了生理問題外,鼻敏感亦同時影響兒童心理及學習發展,據兒童呼吸學會調查顯示近三成半兒童會出現疲倦、頭痛等徵狀,近兩成認知能力受影響,學習不集中,記憶力出現問題等;18%兒童更會出現情緒問題,如煩躁、害羞和恐懼等。近兩成更會有情緒問題和精神難以集中,而鼻敏感兒童出現上述問題的機會,較一般兒童高出數倍,嚴重影響生活質素。醫生建議最佳預防改善鼻敏感的方法為每日潔鼻。
鼻腔護理產品須知

現時市場主要鼻腔護理產品共分為三類:藥性(鼻敏感產品)、非藥性(壓力式噴嘴潔鼻產品)和非藥性(無壓力式噴嘴潔鼻產品)。港九藥房總商會監事兼註冊及執業藥劑師張德榮先生建議市民選購非藥性及無壓力式噴嘴潔鼻產品,因藥性鼻腔護理產品內含血管收縮藥物,如長期使用或停用時會產生反效果。此外,壓力式噴霧於使用時會產生氣壓,引起小朋友恐懼,而鼻膜長期受壓,會使鼻膜受損或變薄。
現時有很多市民自行調配盬水潔鼻,但忽略了調配比例的重要性,若濃度過高會令鼻孔刺痛。再者,需用針筒或水泵把鹽水灌至鼻內,過程容易弄傷鼻膜。因此,註冊及執業藥劑師張德榮先生建議選用方便裝及已經調配之鼻腔護理產品。
「全港保健護童計劃」
為改善基層家庭兒童的健康質素,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許肇礎先生宣佈推行「全港保健護童計劃」,商會將送出1,000份「健康產品」予天水圍街坊協會,以協助基層家庭解決健康問題。
資料提供: 港九藥房總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