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儲錢+用錢+理財品質=財富
無疑,兒童理財在世界各地已發展成為一門學問,假若小朋友從少正視理財品質,會主導他們在正確的理財路上,不致失去目標及方向,這正是邁向成人致富的理財方程式:即賺錢+儲錢+用錢+理財品質 = 財富。然而孩子們仍在求學階段,還沒有賺錢能力,應將他們的零用錢作為收入,成為孩子的理財方程式的開始,也是他們的第一個理財世界,學習分配零錢。下一步進入第二個理財世界,就是學習儲蓄及實踐儲蓄計劃。另外,第三個理財世界就是學習消費,如何懂得使用金錢。當然,與成人相同,若要孩子擁有財富,就要自小培養正確的理財品質。
不少學者及理財專家均異口同聲表示,兒童在學齡期間所認知學習到的思想與技能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有著重大啟示。如8至14歲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具體運思期,他們只要涉及熟悉的物體和環境,就能形成概念、瞭解關係和解決問題。他們會快速地發展記憶和認知技能。所以,在此一階段教育兒童理財態度尤其重要。所謂三歲定八十,正確的理財態度應當是自少培養出來的。
精明消費 5 步曲
來到十一月下旬,就快步入聖誕節,又是港人一年一度高消費的時候,購買很多聖誕禮物。因此,父母可趁此機會教導孩子學習理財消費,以下是理財專家提供的精明消費 5 步曲,可供大家參考:
- 首先,在購物前,想想真的「需要」或只是「想要」購買這樣物品;
- 了解物品壽命、生產地點、價格、真正用處,是否懂得操作及使用頻密程度;
- 購物時物品的品質比較:銷售方式、售後服務、生產說明及是否有最後限期;
- 購買物品前仍要留意:是否有退貨服務、是否需要購買其他配件及產品的包裝;
- 物品售後的跟進:保留單據、使用說明書及保養證明書;貼上購買日期,以便認識此物品的「壽命」。
此外,父母又應鼓勵孩子能與家人分享這份物品,因為聖誕節就是彼此分享快樂的節日。
除佳節外,小朋友從幼稚園升到小一開始,亦是可以教導他們運用金錢技巧的好機會。因為在小學當中他們的認知便會吸引他們對不同東西的興趣,他們便開始想擁有該物件,計劃一下便能提升他們的能力。對於小一至小二的學生,大概可分為短、中和長期的計劃,短期大約是一星期之內的事情;中期計劃大約介乎兩星期至一個月;上期大概可分為一至三個月。隨著年紀的增加,計劃可伸延更長的時間,讓他們掌握計劃未來,正如我們對強積金和退休計劃的一個部署。
此外,還可學習理財的四大部分:儲蓄、消費、投資及捐獻。隨著小朋友成長,他們可學習到不同投資渠道能令到他們的財富增值而將消費變得更輕鬆、更自在。而捐獻是一種社會責任及公民意識,透過理財的自我管理態度,能培養小朋友學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