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學障童嗎?

dyslexia 一項調查顯示,全港約百分之十的學童有特殊學習障礙,其中以小學生居多。 而學習障礙指患者在學習能力方面出現困難,常見的有讀寫障礙、特殊語言障礙、操作協調障礙、視覺空間感知障礙和數學運算障礙等。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指出,平均每一班便有兩至三名患有不同程度學障的兒童,當中大部分為讀寫障礙。 那麼,如何得知自己的小朋友是學障童呢?

手眼協調比同齡兒童弱

幼兒語言發展其實是先聽說後讀寫。過程中會因個別發展或環境不同,出現先後快慢之別,有些能認得的字不少,但不太願意書寫;有些則畫得似模似樣,卻沒興趣認字寫字,這不一定是讀寫或學習出現認知問題。讀寫困難(Dyslexia)則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困難(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不少讀寫困難的兒童擁有良好智力,但在閱讀、寫作及數學方面卻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部分孩子的手眼協調及動作計劃能力會比一般同齡兒童弱。讀寫困難是一種發展性的特殊障礙,這些障礙若沒得到及時引導改善,有可能會持續至成年,程度則視乎個別兒童的發展而定。

有些孩子在幼兒階段已出現一些讀寫困難的表徵,但要準確地判斷,必須在孩子接受標準教育後才能測量。在香港,孩子入讀小學(5至6歲)接受正規的語文學習後,才建議進行測量,而被識別出有潛在讀寫障礙的孩子,會經專職心理學家進行詳細的讀寫障礙評估。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表示,為進一步做好對學障兒童的教育及輔導,所有學生都可以透過教育局編制的工具以評估及識別學障學生。不過,目前香港可以做此項評估的教育心理學家並不多,學生約專家看病至少需排隊一年以上,希望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更多資源。

少一點責罵,多一點包容

雖然,近年大眾對於學習障礙問題的關注稍有增加,但仍然有不少人對他們存在誤解。一些老師會以為孩子無心向學及懶惰,不用功;更有不少外界人士誤以為學障兒童智力較低,或誤會學習障礙是一種精神病,令孩子受到更大壓力。事實上,不少家長幫助學障子女的過程中,過分重複操練,嚴詞厲色的責罵只會令子女學習速度受影響,亦會因此打擊自信,在自我形象及情感發展方面變得負面;部分孩子更受排斥,間接造成行為情緒問題。

家長若有疑慮,可找學校教師詳談,畢竟他們接觸學生時間較長,能較客觀地觀察孩子的表現,必要時可幫忙轉介到合適的專業評估,例如發現手眼協調不佳,爸媽可以參考職業治療師的建議做練習,幫助孩子盡早掌握學習文字的技巧。切忌莽下判斷,打擊孩子正向地學習。

尋找兒童資訊

KidsNo1.com 正在使用cookies
來改善用戶體驗和網站服務。要關閉此訊息,請選"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及繼續使用站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