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教科書問題
不同學校出來同Grade的學生,會在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
不知什麼原因? 在美國每間學校的教科書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學區,同一個城市,也會有不同?
-
上課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同一間學校有時也不一樣,每個老師的進度都不一樣,同一科更會因為老師不同,學生能學到的東西都可能有極大的差異.
-
教科書由學校供應,回收年年使用,很環保(通常會依本在教室用,一本放在家裡學期結束在環給學校),但是科學上的課程就有問題,一本十幾年的教科書,是跟不上日新月異的新科學。
英美教育辦不好?是教科書問題?
美國高中的教科書,通常厚重得和磚頭一樣。有些科目,一冊書要上不只一學期。而且是跳著用。有些學校上一半,有些學校上四分之一,有些學校上五分之一不到。
重買教科書的確是非常花錢,這是美國教育差勁的一部份。
亞洲如日本或台灣以前的做法,國立編譯館編好了教科書,幾乎每年更新,再找印刷廠大量印製,省掉了中間的成本,所以教科書非常的便宜。除了十分貧窮的家庭外,絕大部份的學生都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教科書。而且教科書都是平裝本,每一個科目,一學期一冊。規定全部要學完。
美國是聯邦,州政府及學區不編書。任由各學區政府各各出版商買教科書,幾乎每本教科書都是精裝本,又厚又重,但是在大部份的學區裡,大部份的內容都沒有教。
很多時因為書太貴,學生會出現沒有書的現象。以前學生想把書帶回家,還要登記用借的,每一本都重得不得了。現在雖然或好一點,有了電子版及網上版。但是,沒電腦的家庭怎麼辦?而且不論是書或是DVD,因為都不是學生的,不敢在上面做筆記,也無法留用。
購書費用太高,有錢學區還能夠經常更新,窮一點的學區,有些課本一用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像數學這種科目或許還無所謂,有「不少」學區現在在使用的歷史教科書,美國總統還是雷根。你說這種教育,能夠稱道嗎?這是美國,不是第三世界國家。
開放教科書、引入多點世界共有的知識、由學生選擇電子版或書版是一可行方法。當然這提議,一定受每地教育部或書商反對..
能不能因材施教?
-
家長應該認清自己的孩子最適合學甚麼,不是只有唸大學研究所才是有出息。
-
現代都市出現很多孩子是爲父母讀書,不是因為自己有興趣,不是讀書的料,也被迫上大學,浪費金錢與時間,是否有意義?
-
就算有些有錢人說是為了孩子好,送出國唸書,逼孩子唸書補習參加他們不喜歡的活動,為了是申請好大學,實際上跟留在自己現住的城市一樣。
美國高中的教學好處,除了教科書外,他們還很重視一般的生活教育。
- 對於菁英學生來說,他們不會被這種教科書的問題有所限制;
- 對於普通學生來說,一般的生活教育毋寧比只讀教科書更重要。
畢竟將來社會的大多數人更須良好的生活教育,遠勝於教科書上學到的那些東西,何況有些還不一定在日常生活用得上。